据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公众号,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日晚间消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行程卡下线后同步删除用户行程有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此消息一出叫好声不绝于耳,有人不禁问道,同时应势而生的健康码何时下线?随着“新十条”的落地,多种场合已不再需要查验健康码,它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吗?
2020年2月13日,工信部组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推出的“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正式面向公众。工信部曾在官网发文称,“行程卡”可以不要钱提供14天内到访地查询服务。
彼时,因其简单易操作,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不受国内省市等地域限制,全国通用等特性,行程卡迅速成为各地防疫的重要工具。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线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其本人14天内到访地服务。
2020年11月10日,通信行程卡首次推出标记功能。当日,通信行程卡公众号发文称,自11月10日0时起,行程卡将对包含中高风险区域的地市名称标记为红色,仅作为出行提示,不关联健康情况,具体管控政策请遵循各地联防联控机制。
行程码推出红标功能(图源: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在“红标”政策实施2个月后,通信行程卡官方再度发布新的标记政策。
官方微信2021年1月9日公布消息称,2021年1月8日20时30分起,行程卡将不再对包含中高风险区域的城市名称标记为红色,变更为在该城市名称后以*(星号)标记,*(星号)标记表示用户前14天内到访过的该城市当前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
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网站公布消息,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7月8日凌晨,“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公众号再次发文:即日起“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通信行程卡”APP等查询渠道同步进行应用版本更新。
12月12日凌晨零时,通信行程卡官方公众号发文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逐步优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年后逐渐退场 但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发布的《关于逐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验测试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重要机关、大规模的公司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验测试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未来健康码首先应该回归到出于卫生健康的目的而使用,比如说就医没带医保卡,用健康码刷医保卡扫码挂号付费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认为,疫情总会过去,而民众养成的使用能力和习惯以及过去几年累计的技术和应用基础,也可以借此转换为居民的电子ID或者电子名片,用来预约进入图书馆、博物馆,到政府办事。
而据笔者知悉,上个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其中,《规划》提到,到2025年,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完善。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
近日,公安部门提醒健康码、核酸证明的新骗局出现了。如诈骗分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健康码存在异常,要求受害人迅速前往公安机关核查。受害人相信后,主动提出将电话转至“公安局”进行线上调查,随后“公安人员”称在核查行程时发现受害人有几笔异常经济交易,怀疑与一起洗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进而骗取钱财。
微信健康码的技术团队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AI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曾对记者解释,健康码首先包含民众的身份核实,这样一个时间段一般会运用远程光线活体检测技术进行识别,捕捉到人脸信息后台快速计算比对完成远程核实,以此保障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防止做假。健康码还可以附带核酸信息、位置信息等,比如场所码就是健康码和通讯位置信息绑定起来的。系统开发和执行人员对于转码等都是没有权限的,“红码、黄码、绿码这种转码工作是归行政部门管。另外包括用户识别用的人脸信息这种隐私,也不会在系统留存。”
而如今的场所码包含更多个人的隐私信息,一些省市也已经严格执行定期销毁场所码,“场所码的采集目的是为了流调,信息都具有时效性,过了这一段时间后信息都需要销毁。”他和记者说,最重要的是,随着健康码跨区域流动查验的取消,健康码平台下融合的各类信息也应回归到只能由原有关部门依法管理和使用,不再共享,而场所码的信息采集也理应退出。
没有了